購物車 0

夏季食物保存須知

夏季食物保存須知

夏季食物保存須知在台灣是嘗試不是知識了,因為每年的5-10月為食品中毒發生的高峰期,這段期間台灣的天氣高溫潮濕,細菌容易滋生,這使得食物保存困難,導致各種微生物孳生,容易變質壞掉,而引發食物中毒,在夏天怎麼保存食物呢?下面讓我們具體來看看吧!!

夏季食物保存方式


1.夏季生食保存方式

(一)豆魚肉蛋類

黃豆類製品儲存像豆干冷藏約3天,傳統豆腐冷藏約5~7天,盒裝豆腐冷藏約30~45天;魚、肉類應適量分裝後放置冷藏或冷凍。若放置冷藏,最好在24小時內食用完,冷凍最好於1個月內食用完;蛋類冷藏約3週~1個月。

(二)乳類

鮮奶、發酵乳酪類需放冷藏7℃以下,可保存7~10天;保久乳於室溫下可以保存三個月至一年,應避免存放在陽光照射下的地方;奶粉類室溫下可保存二年,存放在乾燥陰涼處,開封後建議標示開封日期並儘速食用完。

(三)蔬菜類

葉菜類保存於冷藏庫下層約3~5天;瓜類則冷藏約1週;蒜頭放置通風處,若發芽會導致蒜瓣外型呈現乾癟,營養價值降低,但沒有產生有毒物質,蒜頭及長出的蒜苗亦可食用。

(四)全穀根莖類

全穀米食類存放在密閉容器中,置於乾燥陰涼處,保存期限約1週~3個月。根莖類應儲存於陰涼處或冰箱底層,例如地瓜儲存過久導致發芽,水份及營養價值降低,但仍然可食用沒有產生有毒物質。馬鈴薯儲存要避光於乾燥條件下,若儲藏不當,會發芽而產生有毒生物鹼不可食用。

(五)油脂類

油脂類應存放在乾燥陰涼處,開封後建議標示開封日,使用過的油需另外存放,不可倒入新油中,才可以保持油脂的新鮮。

(六)水果類

購入後置於冷藏中儲存不超過2週;但是像香蕉則儲存於乾燥通風處即可,避免放冰箱易使表皮變黑;另外水果若去皮或切開後,應立即食用完,否則易因與空氣接觸而產生褐變。


2.夏季熟食保存方式


(一)烹煮好食物 勿放置室溫超過兩小時

要想預防食物中毒,必需從食品和食物保存開始著手,首先應避開食物危險溫度,危險溫度是約5至60℃是細菌最適合的生長溫度,因應注意食物溫度的控制,若在加熱上,建議63℃加熱30分鐘或72℃加熱15分鐘,維持食品中心溫度65℃以上,冷藏部分,則以5℃以下就能抑制病原菌生長,另外,烹煮好的食物記得應盡快食用或冷藏保存,千萬不要在室溫下超過兩小時,即使超過4小時,食用前應充分加熱或直接丟棄較佳,建議直接丟棄比較保險。

(二)吃不完的熟食要馬上冰冰箱嗎!?

林口長庚醫院毒物科醫師顏宗海表示,吃不完的熟食若沒有放涼,就直接放進冰箱,熱騰騰的食物直接接觸冰箱內的冷空氣,會使水蒸氣大量凝結,這種潮濕的環境正是微生物的最愛,反而會加速食物變質的速度。

此外,熱食直接放進冷藏,會破壞冰箱冷藏4℃的恆溫,讓細菌有機會趁虛而入大量滋生,影響其他存放在冰箱中食物。吃不完的熟食一定要先放涼了,再放進冰箱,不過,食物在室溫中最好不要超過2個小時,以免增加食物腐敗的風險,所以其中衡量一下囉。


簡單說無論是儲藏環境或手上細菌都會有污染食物,會從生食傳到熟食;所以食物冷藏及冷凍環境,一定都要維持乾淨且定期清潔、調理食物前更要徹底洗淨雙手、穿口罩,避免因飛沫、手部不乾淨或傷口,容易造成食品或食材的污染,影響食物保存和產生食物中毒的風險。


資料來源:健康365/每日頭條-夏季食物保存難,注意分類很簡單



上一頁 下一頁